李良俊
有这么一群人,放着办公室不呆,“自讨苦吃”,戴着党徽、扛着国徽,或顶烈日、或踩泥泞,只为了给家处深山行动不便的当事人“行个方便”……
有这么一群人,放着节假日不休,“自找麻烦”,拿着讲稿、带着资料,或进农家、或进机关,只为了给身处基层信息闭塞的党员干部“烹饪佳肴”……
这群人,是四川省营山县人民法院老林法庭的3名党员,其中1名法官、1名书记员、1名临聘人员。队伍不大,但这3名党员身上蕴含的能量,却足以让胸前佩戴的党徽映红辖区深山的每一个旮旯。
守门变登门 “法庭”开进田间地头
2011年12月,老林法庭人员“重组”,何礼东升任庭长,担任法庭党支部书记。
案子积压,支部活动停滞,党委、政府对法庭工作不满意,当事人反映强烈,群众颇有微词,现状令人窒息。
闭门常思己过。在老林法庭干了11年书记员的何礼东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法官“深居简出”,法庭和基层干部“失联”,法庭工作局限于办案,案结“离手”,听之任之……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何礼东“烧”了自己。他主动找党委、政府领导和村组干部立下“军令状”:半年内,法庭一定把形象树起来!
承诺有声,践诺立行。一番调查、研判之后,登门办案、多维普法、立体联动的工作思路在支部会后强势“定格”。
法庭的“主业”是办案,“维护形象”的第一要义当属公正。然而,仅仅公正已经明显不够!
龙伏乡村民龙兵帮人修建楼房时摔伤,李菊萍起诉离婚,因龙兵无法到庭,步行去他家需要两个半小时;明德乡陈大寨村民陈龙印不赡养76岁的母亲被起诉,他的家在海拔800多米的山上,往返步行需要6个小时……
“当事人行动不便,我们都还年轻,多跑一点,就当锻炼身体!”何礼东给同事梁松柏、李银春打气。
旧案特办。何礼东带着同事,不分周末、假日,不论晴天、雨天,戴着党徽、扛着国徽,穿梭在大山深处。
“法庭”不讲场合,只要能够解开当事人心里的结,随地而设。农家院坝、村党员活动室成为首选。若遇农忙,一席稻草、一根锄把,都可能成为“法庭”的“座椅”。
一个月后,积案化解了。法庭一下子多出了7面锦旗。
群众见到法官主动招呼了!党委、政府领导在会场上“口头表扬”的名单中,“法庭”出现的频率高了!村组党员、干部对法庭越来越“热络”了……
第一把火熊熊燃烧起来!
掌声代鼾声 “菜谱”开解群众疑惑
“老何,和你商量个事!”一个村支书走进法庭。“老何”的亲切称谓让人心里不再堵得慌!
“……这个女的还年轻,把婚离了再找,我觉得男方还是该赔点‘二婚痛苦损失费’哟!”村支书“神秘”地说。
这个要求让法庭的人啼笑皆非!
“基层干部都有可能‘开黄腔’,老百姓对法律就懂得更少了!”送走“说客”,何礼东和干警一脸苦笑。
“再累也要普法!群众懂得越多,以后办案压力越小!”“普法”工作很快敲定。
第一次普法讲座就让大家极为尴尬。
那是一个离婚纠纷。在农家院坝开庭后,何礼东拿出事先准备的《婚姻法》讲稿“照本宣科”。
十分钟后,坐在椅子上的一个村民发出了巨大的鼾声,围观人群在哄笑声中陆续散场,先前散发的宣传资料也撒了一地。
郁闷收场,“出力不讨好”的3人颇费思量。
“内容过于死板”、“农村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大多不识字”,症结很快在支部会的群策群力中找到。
“都是‘素菜’,不符合群众胃口!”3个党员自我解嘲。
随后,他们分头行动,进农家、进村组、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请求党员、干部、群众分别“点菜”。
“菜单”出炉,大家分头在法律条文、身边案例、传统美德故事中“采购原料”,而后根据不同“食客”进行“加工”、“烹饪”。
“菜谱”初成,第一个“顾客”主动上门“下单”,老林镇党委、政府请法庭给乡镇和村组干部“上菜”。
何礼东再次“主厨”。“主菜”职务犯罪最为“火爆”。贪利、失职、擅权作为“配菜”打头阵,台下鸦雀无声;“乡镇、村组党员干部可能触犯的刑事犯罪”和盘托出,10种罪名作为“配料”让“课堂”掌声雷动;“镇村干部犯罪的特点、原因、表现、心理”压轴,掌声一浪盖过一浪。
适销对路的“菜谱”迎合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胃口”,更成为了法庭的品牌。
群众法治意识增强了,咨询的多了。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丰富了,对照“菜谱”“自我消化”的纠纷也多了,法庭的案子开始“萎缩”。
第二把火刻意“填柴”,成效初现!
个体化群体 “数据”开启联动模式
老林傍深山,辖区9个乡镇14万人,最远的乡镇距法庭70多公里。
偏远山区的群众打官司,一般需要步行几小时到乡镇乘车再到法庭。老百姓到法庭一趟,时间长、成本高,实属不易,只有3个人且承担了大量案件审理的法庭更不容易。
再苦也要坚持,再难也不放弃!
“一个支部一面旗,三个党员三队兵!”支部会上,大家再次在党旗下宣誓。
誓言强声,支部强势,行动强效。
借船出海,借力打力。大“堡垒”带动小“堡垒”,小“堡垒”辐射千家万户,法庭党支部蓄能发力的基调“四两拨千斤”。
进村办案,除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之外,何礼东特意邀请了村组干部、“说情人”,并叫他们请出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等作“看客”,故意“放慢”调解、调查、辩论等法庭节奏,让“看客”现场观摩,心里亮堂不揣糊涂。
临聘人员李银春攻“外围”,“看客”的家庭住址、性别、年龄、政治面貌、通讯号码等全部详细记录。回到法庭,书记员梁松柏再把这些全部转化为“数据”,录入“信息库”,以备后来调解的“不时之需”。
“慢动作”让“看客”思路清晰,说理有据。
龙伏乡梅乐村的村道公路“计划”了多年。尽管党员干部说破了嘴、带头集资,但村民们因担心集资款用不到“刀刃”上,拒不配合。
“偷师学艺”后,村组干部“按程序”召集党员、村民代表“算明细账”,并把所需资金全部公开。通过村民大会 “质证”,村组干部“答辩”,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合议”后,确定了由村民代表监督资金使用的方案。短短3天时间,村民集资款就到位一大半。
福源乡农民何灿“打摩的”时拇指和头部被摔伤,伤愈后赖在摩托车主陈龙军家中,并邀约亲友登门索赔。陈龙军愿意赔偿,但由于何灿及其亲友“狮子大开口”,双方剑拔弩张。
得知情况后,当地村组干部火速赶到现场,通过“现场观摩”时学到的“技艺”,一笔一笔给何灿算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对何灿的精神损失、伤残补助等无理要求,通过“法制讲座”时学到的知识,作了不够专业却合情合理的讲解。最终,陈龙军赔偿了何灿960元,一场可能引发恶性事故的纠纷化于无形。
“数据库”的建立开启了联动新模式,法庭调解案件不再是“单兵作战”,“集团化”、“规模化”的调解,使后期的执行不再是“一纸空文”。
依法判决,后期的关系修复是道坎!法官的判后释疑往往力不从心。“数据库”里的“外援”,利用乡土风俗、人情民意,将法律硬性钉出的“钉眼”修补得不着痕迹,联动的威力得以全面彰显。
第三把火还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