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法院 康云锦
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经验”的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独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司法制度。从实践来看,民商事案件通过调解结案后,大多数当事人按调解协议自动履行义务,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办案效率,真正实现“案结事了”,较之于判决更能减轻强制执行工作量。但与此同时,受当事人实际履行能力大小不同、接受调解的动机不一、调解结案数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调解结案的民商事案件申请执行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由此出现调结易执行难的状况亦需引起重视。
以N市G区法院为例,2009年受理调解结案后申请执行的民商事执行案件24件,2010年受理该类执行案件36件,2011年受理该类执行案件47件。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民商事调结案进入执行程序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同时从该院2012年的50件旧存案件来看,系调解结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尚未执结的达14件。显然,在旧存执行案件中,民商事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数量占较大比例。
从总体上看,民商事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的比例虽低于判决案件,但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自动履行情况不甚理想,且有些调解案件执行难度比判决案件还大,已成为审判和执行工作中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一、民商事调解案件执行难成因分析
(一)部分当事人实际履约能力差,无法切实执行。进入执行程序的民商事调解案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当事人实际履约能力差导致调解结案后不能兑现的情况。其中较为突出地体现在借贷纠纷类型案件中,一是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在前期对合同相对方履约能力的调查流于形式,使得一部分履约能力差的当事人获得借款。后期即便在诉讼中达成调解协议,届期后债务人也无自动履行能力。二是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出于亲戚、朋友等某些特殊关系,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实际履行能力考虑不周,履行中产生争议诉至法院后,虽然达成调解协议但最终仍不能实际履行。
(二)确定履行的制约措施不足,义务人违约不费成本。个别审判法官在案件调解时,只是希望当事人尽快达成协议,及时签收调解书,缺乏引导当事人加入违约履行惩罚性条款确保实际履行的意识。而有的权利人过于相信义务人在调解过程中的虚假承诺,而忽视了订立确保履行的制约措施,使义务人违反双方调解协议的约定不费成本,助长了义务人随意违约履行的风气,同时也是对法院调解书公信力的损害。
(三)审理与执行衔接不够,且调解结案功利性过强。一是个别审判人员在审理中的调解行为更多的考虑是实现调解方式结案,对案件可能进入执行程序并得到实际执行考虑较少,一般会出现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够,让被执行人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有足够的时间将资金、货物转移或隐匿等情况;同时个别执行法官对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调解过程关注较少,未能利用好诉讼调解过程中打下的基础,有时强制执行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二是片面强调调解结案率,功利性过强。调解率成为各级法院质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调解目标居高不下,这无形中给法官形成不小的压力。个别审判人员受此影响,办案指导思想易发生偏差,而只注重用调解方法快结案,图简单、方便、省力,导致对审结案件的内在质量重视不够。由于这类调解案件不具备执行基础,往往比判决案件还要难以执行。
(四)部分当事人调解动机不纯,实施拖延战术。一是债务人恶意调解。许多债务人本身就不具备履行能力,之所以同意调解方案,主要是为了拖延还款期限,个别债务人甚至假借调解稳住债权人,以争取时间转移、藏匿财产,伺机外出逃债、躲债。二是部分当事人以调解的名义争取在输官司的情况下的最大利益。一些长期官司缠身的当事人,在他们看来,有些案件败诉已成定局,责任不可推卸,便在审理阶段以调解付款为诱饵,要求对方在违约金、诉讼费上作出让步,调解协议达成后不是积极主动履行,而是等法院来执行,在执行阶段还以确无履行能力为由,请求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调解,争取执行和解,尽量多占便宜。三是义务人的报复心态。个别义务人对被推上公堂心怀不满,故意不履行调解协议以报复对方。这些义务人主观上对一方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在认识上产生偏差,败诉后觉得有损于自己的尊严,故对调解协议虽明知应当履行却故意拖延以报复对方,发泄不满。
(五)部分当事人诚信度较差、法制观念淡薄。部分当事人不讲诚信,采取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的方式变相拒绝履行法定义务。他们虽有一定履行能力,对所欠债务也无异议,但是他们知道法院判决时会对其更加不利,在诉讼中只好接受条件进行调解,以搪塞过关,履行期限届满时则是能拖则拖,能躲则躲。同时部分当事人法制观念淡薄,履行法律文书的自觉性不高。案件虽经调解,但届时均以“别人欠我的还没还,我也不能给他人”等理由不自觉履行。这部分人缺乏基本法律意识,藐视法院的裁判文书,个别当事人根本就不打算履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
二、民商事调解案件执行特点
(一)实体结案少,程序结案多
受当事人实际履行能力、接受调解的动机等前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入执行程序的民商事调结案件,在执行实践中往往呈现出实体结案比例偏小,程序结案比例较高的特点。
(二)申请标的高,到位标的低
受民商事调结案件在执行实践中程序结案较多以及在执行过程中部分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影响,进入执行程序的民商事调解案件一般都呈现出申请标的较大,而实际执行到位标的较低的特点。
(三)自动履行少,强制执行多
从执行实践来看,权利人申请执行调解结案的民商事案件后,义务人能自动履行的少之又少。而民商事调结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本身就事出有因,那么在执行过程中,不免较多地采用强制执行措施。因此,该类案件往往呈现出自动履行比例较少,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较多的特点。
(四)继续调解不易,执行和解更难
调解结案的民商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就已经使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调解过程中达成一致意向受到破坏,使矛盾再次激化。因此,在执行阶段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难度增大,再次促成和解的可能性已经降低,实现执行和解的难度甚至比判决案件更大。
三、化解民商事调解案件执行难的对策
(一)立足实际,依法调解。办案法官需全面掌握案情,基本掌握双方财产状况,把握双方心理,牢牢抓住双方争议焦点组织调解。在综合案情、当事人诉求、案件处理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调解,如确属调解困难,确属无调解可能的案件,不宜片面追求调解,应果断依法判决。避免当事人利用调解拖延时间、转移财产情况的发生,消除调解案件日后无法执行的隐患。最终通过立足实际的依法调解,确保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的可能性。
(二)注重履行,当场兑现。诉讼调解应强调义务履行的及时性,尽可能要求义务人当庭履行、当场兑现,法官需充分发挥监督、警诫的职能作用,充分利用法院的司法公信力督促当事人当场履行。对案件标的数额不大,或义务人确有能力当场履行的,要求义务人必须尽力当时履行,以免发生反悔等情况,防止此类案件不及时履行而增加执行成本。
(三)强调责任,重在约束。调解过程中,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在调解协议中约定约束性条款,提高迟延履行的成本,加大对不按约定时间、条件、数额履行的惩罚力度。一是引入制约调解机制,约束义务人履行。法院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让步妥协后最终达成的调解协议中需明确,若义务人未完全履行让步后的约定,则权利人可要求债务人按债权的全部或主要诉请进行履行,以约束当事人的履行。二是尝试调解担保机制,保障权利人的利益。在调解过程中,权利人可通过要求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担保,也可以由义务人主动提供担保或案外人主动为义务人提供担保,取得以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或者保证人的担保,从而为调解协议内容的切实实现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或者保证人的资信保障。三是建立约定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督促义务人履行债务。即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后,确定义务人不按协议完全履行的,除仍应继续履行该义务外,还应承担一定的逾期付款违约责任等民事责任,以督促义务人的履行。
(四)审执衔接,强化保全。审判工作与执行工作需有效衔接配合,形成良性互动。解决调解案件切实得到执行的问题,最主要是从根本上提高调解案件的质量。一是审判过程中的调解工作必须遵循自愿原则和合法原则,结合案件实际情况,通过调解工作,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并能够实际履行,才能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二是调解过程中要注意依法采取诉讼财产保全措施,确保即便当事人反悔,亦能有效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在达成调解协议前,要求债务人对自己财产状况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财产的数量、处所等,并接受债权人监督。这样,即使债务人违背协议不自动履行而使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执行法官也能尽快掌控被执行人的财产,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减少执行难度。三是执行法官要全面了解诉讼调解过程,跟踪双方当事人的心理变化,合理利用诉讼调解基础,加大法律释明和执行和解引导力度。
(五)完善机制,健全考评。进一步完善案件质效考评机制,在强调案件调解结案率的基础上,强化对调解效果的考查和检验,重点对案件调解后的当庭兑现率、实际履行率和申请执行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调解案件的考评重心从考评调解的数量转移到考评调解的质量,真正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
(六)加强宣传,注重引导。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加大对当事人的法律宣传力度,不能单纯追求调解率,审判人员应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当事人的法律盲区,及时向当事人或通过代理人解释法律法规、适用依据及适用结果,从而培养当事人尊重法律的意识,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执行方面,要充分发挥执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执行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自觉履行调解书的好处,在全社会形成生效法律文书必须执行的法律意识,形成抗拒、阻碍、干扰人民法院执行为耻,以服从、支持、协助人民法院为荣的风尚。